而且這種制裁個人的方式,從這幾年的實踐看,對俄羅斯也好,對伊朗也好,從來沒有起到改變該國政策的作用。
政治狂熱之島,但不太爭取自身權益根據台灣民意基金會2018年的調查,全台有四百萬人經常收看政論節目,而年紀越大、愛看的比率越高。根據調查,台灣有400萬人經常收看政論節目,政論節目的確養出了一幫「名嘴」,都練就一身有如「親臨現場」的說故事功力。
截圖自東森《關鍵時刻》有趣的是,就算名嘴這樣兩邊壓寶,錄影節目被直播快訊打臉,但就算還是有些觀眾會讚許他「鐵口直斷」。Photo Credit: 中央社如果你認為媒體亂報和政論節目太扯,都只是因為觀眾愛看所造成的,你應該想想看為何收視率很差的政論節目會一開再開,名嘴和主持人的角色不斷轉換,再想想看,那些在節目上信口開河的人,說的是自己的判斷?是聽來的小道消息?還是某些藏鏡人放話的傳聲筒?到頭來,掌握報導資源的就是媒體,單僅把責任推給觀眾而不去反思為何新聞台多半要靠財團支持、為何常為特定利益者服務,以及有線電視長久以來頻道綁售等等的亂象,是不負責任甚至是刻意迴避問題的行為。身處在一座「政治狂熱」之島,想必國民們必定常常思考政治、關心政策、公民素養高吧。然而當有人使用合法手段爭取團體權益時,他們的社會支持仍是少的,好比2019年6月的長榮工服員罷工事件,即便好不容易達到合法罷工門檻,還必須要面對同業的冷嘲熱諷,和旅客的「不爽不要做」評論。主持人的誘導提問和名嘴讓人親臨現場的說故事能力,都能為此增添可看性,但島嶼上政論節目密度之高,真的有這麼多閱聽需求嗎?攤開9月12日的電視節目收視率排名,收視率超過1%的只有《新聞深喉嚨》、《新聞龍捲風》、《新台灣加油》,但政論節目卻能一開再開,死了一個、再開一個,而政論節目多開在晚間八點後的黃金時段,為何以廣告費維生的電視台對開政論節目如此執著?事實上,無論電視台立場親藍、親綠或親韓的傳言是否為真,電視台若立場偏頗、報導特定政治人物的新聞比例過多,皆有失媒體公平報導原則,對此,NCC為了新聞報導偏頗的案件,已移送15件違反選罷法案件至中選會,其中包括中天、TVBS、民視、三立、壹電視、台視、年代,不分藍綠
如果遇上中風、心臟急症、重大創傷等,救護員也會選擇送往「就近且適當」的醫院。但像是心肌梗塞、中風,晚一個小時到達醫院就會變嚴重,就需要請119救護車來緊急運送。書中若有疏漏之處,務請海涵。
我們訪問了全球十幾個國家──從加勒比海南端庫拉索(Curacao)島上的小鎮威廉史塔(Willemstad),到中國的上海──共超過一百位受訪者,其中有少部分人士婉拒我們的採訪與引述,但絕大多數都同意直接受訪,或是允許我們使用法律文件上的內容。馬哈迪抨擊美國,納吉與歐巴馬博感情但劉特佐其實有更大的野心。為了確保這場晚宴不出錯,劉特佐找來當初安排納吉夫婦上豪華遊艇與圖爾基王子會面的賀布瑞休斯(Sahle Ghebreyesus)幫忙。如果一切都是真的,這將名列史上規模最大的金融竊盜案之一。
搖滾巨星里歐娜.路易斯(Leona Lewis)在台上唱歌,福克斯邀請納吉與羅斯瑪上台,羅斯瑪跟著唱〈你有位朋友〉(Youve Got a Friend),傑米.福克斯則與納吉共舞。Photo Credit:AP/ 達志影像劉特佐(Jho Low)羅斯瑪確實成立了一個兒童教育組織,但這個組織的經費基本上都是政府出的,因此有人批評教育部多此一舉。
我們也仰賴美國司法部的正式起訴文件、前司法部官員的訪談、新加坡的法院紀錄以及瑞士的官方報告。當然,穿著馬來傳統服飾、佩戴鑽石手飾與閃亮耳環的羅斯瑪才是全場焦點。不久前,他發起「全球溫和運動」,呼籲世界上所有回教國家一起唾棄暴力行為任何生活在高雄市的居民,一定都能感受到高雄的變化。
藉由近日的政治現象,其實我們已能明顯發現,韓國瑜屢次的失政、失言,確實會對其支持度發生負面作用。就算韓國瑜多次失言、即便韓國瑜無視高雄市政,他的支持度仍能顛簸不破。只要韓粉相信韓國瑜一定會當選,韓粉將會往群體外擴張的能量,並拉高群體的投票率,進而形塑出「只要大家相信韓國瑜一定會當選,韓國瑜就必然會當選」的自我實現預言。韓國瑜的口號,確實吸引了不少北上工作的青壯年,並讓這群沒有強烈政治立場的選民,把「北漂」連結至「薪資低迷」的既有印象。
而依照高雄市政府的統治資料,高雄市政府的舉債大多花在地下汙水處理管線 縣市合併之後,高雄市的面積甚至較新北市為大,這導致了原縣區的硬體建設也相對停滯由此可見,城市轉型的困境,並非一朝半夕所能解決。假若韓國瑜的施政維持平盤,上述理由或許還具有正當性,但自從韓國瑜上任以來,韓市府除了以「清淤」、「路平」的政治神話維繫韓粉的信心之外,其餘的市政可說是完全停擺。
面對韓粉,我們所需要的從來不是說服。高雄人面對的是愛河逐漸發臭、中央公園生態池崩潰、高美館蓮花池優氧化、中山與三多商圈陷入倒閉潮。
若我們把大選視為一場「信心大賽」,那麼在自信心所催生的「仇恨永動機」(見〈韓流是台用恨發電的永動機〉一文),因失政而出現缺口的當下,以正面迎戰的姿態,消解韓粉的信心,藉以限縮韓粉的群體,或許才是趁勝追擊之道。文:柯汎禧(讀於中山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的博士生,學術最底層的魯蛇)自從國民黨總統初選於7月15日公布初選結果,韓國瑜領先郭台銘將近17%之後,同溫層頓時出現了絕望的氛圍。以此視之,或許韓國瑜擺爛市政,對韓粉所造成的自信心低落,正是韓國瑜民調低迷的主因。但如同許多批評所論述,韓國瑜的口號刻意忽略了「薪資困境」、「北漂」的根本原因,來自於城市轉型的結構性困境。但不料,自從7月中旬後,韓國瑜的支持度不斷暴跌,近日已有跌破3成的趨勢。上述的事實,直接破除了同溫層先前所抱持的論述。
甚至有一種觀點認為,韓國瑜才是蔡英文最難纏的對手,因為韓國瑜將使選戰變得蠻不講理。此外,連本應是韓國瑜大本營的高雄,蔡、韓的民調也已出現了逆轉。
韓粉所需要的不是說服如上所述,近日的政治現象,顯示了韓國瑜的失政、失言,確實已影響了他的支持度。若我們回顧民進黨在高雄市20年的執政,高雄的城市轉型確實面臨眾多的結構問題。
近日,甚至已有許多評論與觀察指出,韓粉的焦慮,正來自於他們在網路上受到青年族群強烈的鄙視與圍剿,迫使韓粉必須不斷向內尋求支持與聲援。如同〈韓國瑜如何走到今天這步田地?〉一文所指出,韓流的勝選基礎,正建立在韓粉強烈的信心。
任何的政策、價值辯論,都對廣大的韓國瑜支持者無效,繼而,民主社會可能會出現崩解的危機。而韓國瑜支持度的降低,源自於韓粉信心的崩解,致使群體必須向內收縮。在政治上: 府會不同調——市議會直到14年才由泛綠過半 中央地方的不同調——預算分配的權力,由中央政府統籌同時,結構困境也牽涉資源分配的問題: 城市、產業轉型的初步,必須有良善的硬體建設,包含交通路網、甚至是看不見的地下汙水處理設施。正因為韓國瑜給予市民不切實際的期待,才讓韓國瑜今日陷入進退維谷的窘境,當韓流經過實際的檢驗之後,期待改變、甚而沒有強烈立場的中間選民,逐步收回了對韓國瑜的支持。
由於韓市府失政的事實,韓粉喪失了與中間選民、多數青壯年的連結。這些歷歷在目、數不勝數的事實,終將讓韓粉無法自圓其說。
但韓國瑜的口號在2018年造成了一股氛圍,他讓眾多不熟悉高雄脈絡的支持者,誤以為「北漂」或者是「薪資困境」,都能在他上任得到速成的解決。進一步來說,影響的關鍵,在於韓國瑜的自爆,已摧毀了藍營群眾與韓粉的自信。
最後,連網路、新聞對韓國瑜、韓粉的大量包圍與訕笑,也孤立了韓粉的群體,甚至也鬆動了韓粉原先的自信。也因此,韓國瑜與韓粉必然能繼續置輿論的嘲笑於不顧
這些歷歷在目、數不勝數的事實,終將讓韓粉無法自圓其說。進一步來說,影響的關鍵,在於韓國瑜的自爆,已摧毀了藍營群眾與韓粉的自信。也因此,韓國瑜與韓粉必然能繼續置輿論的嘲笑於不顧。但不料,自從7月中旬後,韓國瑜的支持度不斷暴跌,近日已有跌破3成的趨勢。
而依照高雄市政府的統治資料,高雄市政府的舉債大多花在地下汙水處理管線 縣市合併之後,高雄市的面積甚至較新北市為大,這導致了原縣區的硬體建設也相對停滯由此可見,城市轉型的困境,並非一朝半夕所能解決。此外,連本應是韓國瑜大本營的高雄,蔡、韓的民調也已出現了逆轉。
藉由近日的政治現象,其實我們已能明顯發現,韓國瑜屢次的失政、失言,確實會對其支持度發生負面作用。上述的事實,直接破除了同溫層先前所抱持的論述。
任何生活在高雄市的居民,一定都能感受到高雄的變化。就算韓國瑜多次失言、即便韓國瑜無視高雄市政,他的支持度仍能顛簸不破。